海南绿色殡葬进行时 让生命回归自然
2020-11-04 22:23·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4日消息(记者 韩星)“这片节地生态绿色安葬示范区占地40亩,免费向具有东方市户籍的城乡居民提供,分树葬、花葬、草坪葬以及生态土葬区,平地深埋,不留坟头。”11月4日,海南省政府在东方市召开全省推进绿色殡葬现场会,全省各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东方市金山公墓现场观摩,在解说员的介绍下直观感受东方市绿色殡葬改革工作的经验成果。
放眼望去,这里既没有林立的墓碑,也没有明显的墓穴。墓区环境优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花草相间,疏影暗香,是一座花园式生态陵园。当天,现场观摩团还去到了东方公益性生态公墓马岭公墓,公墓内成片的松柏树依山坡而立,一条条石板路将树林分成一个个安葬区,小型墓碑整齐排列,显得肃穆清幽。有观摩团成员称赞道:“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又保护环境,让生命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方式值得推广!”
东方市近年来以公墓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整治农村乱埋乱葬,积极倡导文明丧葬新风的做法是海南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的一个缩影。当前,海南正从推动绿色葬法改革,加强生态公墓建设,提高绿色安葬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动绿色殡葬顺利进行。
何为绿色殡葬?绿色殡葬是指在殡葬活动中的殡、葬、祭3个方面,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使殡葬活动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殡”,要文明治丧,简办丧事;“葬”指骨灰(遗体)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祭”,要以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
近年来,海南坚持把遗体火化作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攻坚战的工作重点,把提高火化率作为主攻方向,海口市全域划为火葬区,全省火化率稳中有升。规范遗体(骨灰)安葬(安放),新建公益性公墓全部推行墓碑小型化、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的生态节地安葬。推进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惠民殡葬补贴政策。推进绿色文明祭扫,烧纸、焚香、放炮等传统祭扫方式明显减少,鲜花祭扫等环保祭扫方式逐渐兴起。
《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明确,到2023年,实现殡仪馆、公墓、骨灰楼、殡仪服务站覆盖全省城乡人口,基本满足群众丧葬需求。火化率大幅度提升,火葬区遗体火化率达到100%,全省遗体火化率达到50%以上。
在当天的现场会上还举办了殡葬改革政策专题讲座,要求各市县抓紧编织殡葬基础设施规划,全面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大力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
市县做法:
东方
2010年东方市委市政府启动殡葬改革,以公墓建设为切入点,重拳整治农村乱埋乱葬现象。自启动殡葬改革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5亿元,建成市、镇、村三级公墓9座,共有墓穴12万余位,有效解决了大部分群众的墓葬需求。同时依法整治全市“三沿七区”可视范围内乱埋乱葬现象,共搬迁7.1万座坟墓到公墓安葬。实现了无序安葬向有序安葬、由“乱埋乱葬” 向集中安葬、由传统安葬向生态安葬的成功转变,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海口
2018年2月,海口市出台了《海口市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绿色殡葬实施办法》,全面启动绿色殡葬改革。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推行凭火化证领取丧葬费、抚恤金政策。推行惠民殡葬。海口市还制定出台了“海口市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了殡葬改革议事机制,同时完善配套政策与考评办法。
五指山
五指山市相关部门深入一线,指导基层将殡葬改革和摒弃旧风陋习列入《村规民约》,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民众安葬不留坟头、不立碑记的生态习俗。此外,该市落实《五指山市惠民殡葬补贴方案》,鼓励和支持本地户籍死者实施火化, 对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属一次性发放惠民殡葬补贴4000元,属于民政对象的另加补贴1000元,目前惠民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
琼海
2019年1月,琼海市政府出台《琼海市殡葬事业2018-2025 年发展规划》,琼海市初步预估将设置市级公益性公墓2个,镇村级公益性公墓14个,面积共计1306.44亩。其中,市级仙安园公益性公墓占地416亩,已列入2020 年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预计投资3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多规合一”用地性质调整、用地预审和规划选 址意见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等工作,下一步将编制初步设计和概算,争取明年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