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传统丧葬习俗

“生”与“死”连接着人生的始终。我国自古就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的说法,丧事是家族的一件大事。丧葬礼仪以儒家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为核心,反映的是百姓送死问丧的基本方式。“丧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繁缛的礼仪习俗。身份的不同,规格和仪程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丧葬习俗也各有不同。随着社会发展,殡葬改革,旧时丧葬习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民俗:

“葬礼”是人们对灵魂不灭的期许

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而把它看成是人生旅程的一种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了“阴世(冥界)”。“因此,死亡也意味着死者踏上了新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从死亡到丧葬的礼仪,即以此种观念为出发点,葬礼被看做是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的世界。”

而葬实际上是人们对灵魂不灭的幻想,具体又影响到三种丧葬观念:让死者回归大自然;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因此,又衍生出土葬、火葬、水葬、树葬等形式多样的丧葬形式。

礼仪:

从丧葬礼仪结构上可将这些活动分为葬前礼、葬礼、服丧之礼。据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临终,丧主及以次男女皆跪哭,撤卧荐,携纸钱出村外焚之,凡服内亲属随丧主向社坛香烧乞水,回至房中,抬尸入殓床,启尸于堂中之殓床。前设灵位,以纸为之,即魂帛之意。含尸金银币外,兼用茶叶米。

民间对死者进行吊唁,又称“白喜事”。吊唁者都穿白衣,以志悲哀。旧时,南昌的丧葬礼仪,有一整套的礼节,主要有举丧、守灵、入殓、出殡、安葬、关山、接七这7个步骤,而礼节细化甚至可以多达14个环节。其中又以入殓、出殡、安葬、做七过程最为繁琐,守灵则最为劳民。

守灵三天

人死之后,由其亲属将遗体移入厅堂草席上,设置灵堂。如死在外地则不能进屋,在屋外另搭灵棚。灵堂前挂白幔、设灵牌、香炉、酒杯、供果、三牲、斋饭等物。灵柩用两条长凳承放,男停堂东,女停堂西,子媳穿白长衫、披麻布,着白袜、草鞋或缀白布鞋,戴竹箬丧冠,挂一朵白花,父丧冠左,母丧冠右。孙辈均穿白布孝服。亲友们在出殡前要不分日夜一直守在灵堂。

寿衣“七上八下”

给死者更换“寿衣”、包裹尸体、装入棺材的全过程,谓之“入殓”。给死者换“寿衣”,要先挑选吉日良辰,决定入殓、出殡、下厝时间。由孝男孝女去帮其换衣。寿衣的布料是绸料或布料,换上寿衣以及布袜、布鞋,口中放一银币,俗称“下含”后,由孝子抱抬死者头部,女儿或女婿捧脚,放死者入棺,再在死者身上铺上“百子寿被”,最后盖棺,钉上四枚“子孙钉”。